藝術家拉黑子・達立夫來自阿美族港口部落,年少曾隱瞞自己的原住民身份,於亞州旅遊時看見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品,感受母體文化的召喚,才決心回到部落。藉著作為年齡階層制度裡的帶領者mama-no-kapah(青年之父),偕同族人一起採集神話故事、口述歷史和尋找舊部落遺跡。他多半以漂流木作為創作媒材,雕刻出蘊含阿美族部落故事與智慧的作品,包含1998年與優劇場合作「優人神鼓」、2000年在太麻里以「太陽之門」迎接千禧曙光等。
本片以第一人稱述說拉黑子的個人生命主題,圍繞在他返回部落後的心境轉折,及其透過創作聯繫祖靈、母體文化的過程。藝術家對自身姓名及認同的焦慮與困惑,衍伸至長子者播出生後所面臨的文化傳承問題。部落內四處可見的十字架,不禁令他省思宗教信仰變遷,也悼念起流逝的傳統文化。片中藝術家搬運、雕刻巨大木頭和置放作品於山海間的畫面,亦揭示Pangcah人與自然間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本片藝術家主角原漢名為「劉奕興」,一開始回復族名 「季 拉黑子」,現在則使用阿美族全名「拉黑子・達立夫」。
1969年生於花蓮玉里鎮織羅(春日)部落,曾任公共電視記者、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。他以紀錄片作為參與社會運動的媒介,透過影像與故事改變大眾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,達到與台灣主流社會對話的目的,迄今已拍攝三十餘部作品。
★2000金穗獎 — 最佳紀錄錄影帶
★1999台北電影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