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片以蘭嶼島上雅美(達悟)族的反核廢運動者、駐衛生所的布農族醫生、漢人人類學者,一齊坐在海浪拍擊的岸邊,談論參與影片拍攝的動機為開場,連接三段影像主題。首先藉由雅美(達悟)族人的反應以及漢人導遊與觀光客的心態,試圖帶出族人抗拒觀光攝影的態度。接著一位自願在島上服務三年的布農族醫生,以陳述自身內在的反思,傳遞雅美(達悟)族傳統文化、信仰體系與現代醫療觀念碰觸時,所產生的焦慮與困惑。最後,由兩位推動反核能廢料場設置運動的年輕族人,在鏡頭前直接敘述反對的理由。影片畫面最終停留在族人以傳統的情緒表達方式「蠻阿威」(Manhawey)傳達憤怒,再以祝福蘭嶼的吟唱歌聲襯底作結。
導演藉由交叉剪接,透過蘭嶼島上三種身分的人,同時呈現不同的觀點與衝突,進而帶出當時的生活景況。全片反映不同族群彼此接觸時,產生的文化困惑、矛盾、調適及衝突,使影片充滿強烈的反思性。
胡台麗
1950年生,是台灣第一位拍攝民族誌1影片的人類學家。籌設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,並創辦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,致力推廣台灣民族誌影片。擅以影像文本展現對人類學主題的研究關懷,其作品《穿過婆家村》(1997)是台灣第一部上院線放映的紀錄片。
註1:民族誌是人類學者以參與觀察的田野工作,對特定文化及社會蒐集製作資料與紀錄,並詳細地、動態地、情境化描繪和解釋的一種方法。
★1994 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 — 紀錄片銀牌獎
★1994 法國巴黎人類博物館主辦之國際民族誌影展
★1993 金馬獎 — 最佳紀實報導片